【經濟彭博周報】銀行員在家上班 猶如現實版「楚門的世界」

全球疫情大流行導致企業辦公場所關閉,職業人士不得不在家工作,其中一些金融產業從業人員不安地感受到,自身私人領域遭到工作場域的規則、管理與監控入侵。例如彭博資訊記者史波薩提(Stefania Spezzati)最近在報導中寫道,銀行家們發現自己的電話內容得錄音、在鍵盤上輸入什麼會被監視,連何時去洗手間也會被追蹤。

由於難以預料何時會結束的在家工作,金融業採取了前所未見的舉措來管理銀行家,以求避免不當行為。史波薩提認為背後的原因可以理解:「當交易員獨自待在家中工作,內線交易、操弄行為及不當使用個人帳戶的風險全部都會升高。」但能夠理解為何要這麼做、或感恩仍能保有健康與高薪工作,不代表人們就樂於接受這樣的監控入侵生活。

這讓銀行家們的生活,成為一場宛如「楚門的世界」的實境秀。為了瞭解這種現象,我和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IUB)資訊學院教授尼波特-恩(Christena Nippert-Eng)進行了一場談話,她的研究聚焦於人們如何協調自身職業生活界線。

問:你對金融業這種現象的最初反應是什麼?

答:這意味原有的兩道不同界線(生活/工作)現在瓦解了。居家/工作的界線取而代之。若我身處金融業,我應該已習慣這種監控,因為辦公室內安裝的科技目的本就在此,公司的回報系統也要求必須這麼做。對於在一個以不信任為預設前提的體系下工作的人來說,這並不新鮮。

對他們來說,改變在於以前那些僅限於辦公室內,現在卻進入了自己的家中。這破壞了原本已協調好的分界---也就是介於公領域與私領域間的界線。於是我在設定居家/工作界線時,會預期自己必須在高度監控的環境下工作。而這場疫情把這條界線甚至推向了我睡覺的私人空間。

人們真正尋求的是能按照他們感到舒適的方式來設置這些界線的權力,我想要我的居家/工作界線如何、我的公/私領域界線如何等等。但在疫情爆發後,我們設定的這些界線全都被破壞了。

問:這種情況有多令人意外?畢竟,金融業工作者早就習慣了有大量管制和科技監控的環境。

答:一切在辦公場所為監控個人行為而施加的限制,如今全都照樣搬到了你的家中。那是你辛苦支付房貸換來的地方、你的孩子平日愛怎麼玩耍就怎麼玩耍的地方,你可能會任憑自己高興安裝一個智慧水族箱並覺得很酷的地方,而且從未想過這個地方會被入侵。

你可能不曾想到自己家的Ring居家保全系統,或是你在旅行中用App錄下的小玩具、在鏡頭前與自己養的狗說話或管教牠的樣子,都有可能被駭。所有可被駭入的物聯網(IoT)裝置,都如同最容易被滲透的薄膜。所以在身處辦公室時,人們會瘋狂加密資料、設置網路防火牆---這些措施讓人們能在辦公場所從事他們的工作。

但現在,我們把這些限制會搬到了家中,意味著我們得和美國社會評論家拉許(Christopher Lasch)口中形容有如「無情世界裡的避風港」般的家告別。我們接受了這一切,所以如果你有家人的話,現在連我們共同生活的家人都得受到管理,比方說得得到允許才能在我們工作時進入房間,但這明明是我們自己的家。

問:會不會有決心躲過限制的人能騙過那些監控措施?

答:真正有動機要打破規則的人,終歸能找到方法,事實就是如此。但當你身處所有這些監控科技之下,想要完全躲避這一切其實十分困難。

我在大學裡有位朋友,在自己的腳踏車上安裝的鎖非常簡單,人人都能夠設法打開,他曾說「這把鎖的作用不過是讓誠實的人保持誠實罷了」。我們接受的監控科技中,有些目的也僅止於讓誠實的人保持誠實,有些則是為了讓不誠實的人沒有辦法不誠實。

問:那像我們這樣也在家工作,卻沒有受到太嚴格監督的人呢?

答:對我們這類人來說,不習慣的地方在於現在得和其他人透過Zoom視訊開會,然後所有人都知道了我女兒的兒童書架上有些什麼書。

問:你認為長期來看這個現象將如何發展?

答:我們聽說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恢復疫情前的生活方式,迫不及待地想再次開始通勤上班、重新回到辦公室,重返從前的居家生活。但我們也知道有些人對於當前這種工作模式感覺很OK,這些人也希望有天能夠離開家而無需戴口罩、自己的孩子來訪時不用戴口罩,不會再把社區裡每個小孩都當作病毒傳播媒介來看,但他們其實是喜歡在家工作的。或許這些人會想要每周能在家工作個三天。

我認為我們將會看到,人們願意,如果不是出於要求的話,重新協調自己在應於何時、身處何地一事上的配合程度。那些厭惡自己的居家生活遭到這一切監控科技入侵的人,可能將會是首批重返辦公室工作的人。

我們可能會在過程中觀察到一些有趣的張力存在。原有的辦公場域能否直截了當決定「不,這只會有一種最佳答案」?或是將允許人們找出他們覺得對自身最佳的工作/生活界線?(作者Virginia Postrel是彭博資訊專欄作家,編譯齊葉節譯,若要看更多彭博資訊專欄,請上http://www.bloomberg.com/opinion

資料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3005/49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