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鵲護雛巴頭路人 北市通報翻倍

台灣藍鵲因繁殖護雛本能,不時頻傳路人遭空襲,台北市政府接獲民眾「巴頭」通報,近年呈翻倍趨勢,尤以內湖區最頻繁,鬧區的迪化街、饒河夜市,也曾被目擊台灣藍鵲行蹤,專家分析,隨著保育意識抬頭、台灣藍雀適應力強,人鳥共存有機會變常態。

北市動保處指出,今年台灣藍鵲的繁殖季剛開始,就接獲超過10件通報,主要集中內湖區,研判該區域的樹冠茂密,適合台灣藍鵲,導致人鳥接觸機會增加,北投、士林區也有零星個案,可能會持續增加。

動保處表示,近期發現有台灣藍鵲也會在校園內築巢,因屬保育類,不能隨意驅趕,所以會張貼提醒告示牌,例如市立圖書館龍華分館附近,也有台灣藍鵲育幼,已拉警示線避免民眾靠近。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副秘書長呂翊維分析,台灣藍鵲蹤跡越來越多,與國際合作的「eBird Taiwan」系統,曾有鳥友回報,包括迪化街、饒河夜市等,都有鳥友目擊台灣藍鵲行蹤,可能利用都市路樹當廊道找新棲地。

呂翊維說,台灣藍鵲與烏鴉是同一科鳥類,屬聰明物種,尤其保育意識抬頭,台灣藍鵲在台北市建立族群,但不太可能無限增長,畢竟台北市屬於都市叢林,同物種也會彼此競爭,人鳥共存有機會變常態。

台北市動保處也提醒,藍鵲寶寶3至4周大後,就會隨成鳥離巢,成鳥就不再有攻擊性,呼籲民眾做好撐傘或戴帽等防護措施,若出現捕捉、干擾等情形,恐觸犯「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470/4553919